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Adobe與Apple正在合作開發iPhone用Flash?

Adobe, Apple working together on Flash for iPhone

from AppleInsider

根據報導,在World Economic Forum中Adobe的CEO,Shantanu Narayen表示,目前Adobe正在與Apple合作開發iPhone平台上的Flash。

##ReadMore##
目前由於技術上的問題,加上iPhone SDK的限制,使得Adobe必須與Apple合作開發iPhone用Flash。在去年Apple CEO,Steve Jobs表示,完整功能的Flash在iPhone上最大的障礙為iPhone本身效能不足的問題。



不過目前來看,起碼Adobe似乎真的有在開發Flash for iPhone就是了…

Apple正準備在App Store中設立售價為US$19.99的iPhone / iPod Touch用遊戲專區?

Rumour: Apple planning $19.99 games section on App Store

from PocketGamer.biz

根據PocketGamer.biz的消息,Apple目前正準備在App Store中設立售價為US$19.99的iPhone / iPod Touch用遊戲專區。此專區僅針對大型遊戲出版公司,不開放給小規模或個人開發者。另外,此專區設立時間目前仍然不明。

##ReadMore## 

目前Apple官方,以及大型遊戲出版商EA Mobile 與 Gameloft 等公司皆拒絕對此消息做出評論。

Apple正在為新款iMac調整庫存?

Limited iMac Availability Suggests Possible Refresh

from MacRumors

根據消息,目前有不少的蘋果經銷商被告知今後數周內iMac的供貨數量將會被限制。另外,部份Apple Online Store的iMac訂單也被延期至2月5日以後。此情況被推測為Apple正在為新款iMac的發表在調整庫存。

##ReadMore## 

目前新款iMac預估在2009年初,連同新一代Mac OS X 1.6 Snow Leopard一併發表。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TapNTune | 結合調音器與節拍器的工具軟體。

jnote.org | Freeware

結合調音器與節拍器的Mac OS X工具軟體。



 





Download TapNTune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iPhone與實體QWERTY鍵盤…

關於iPhone是否會在未來搭載實體QWERTY鍵盤的問題,其實在網路上的討論因該也是一堆了,不過既然有人要我寫,那我就寫寫看吧… 

##ReadMore##


高階智慧型手機就要搭載QWERTY鍵盤?



iPhone就目前來看,要像iPod那樣推出低階款看來是不太可能了。以對App Store的軟體相容性為底線的話,基本上規格面也低不下去。也就是說如果之後要延伸產品線的話,大概就是發展更高階的產品了…



順著這個思路來想,似乎搭載QWERTY鍵盤變成高階版iPhone的主要標的,畢竟HTC也是這樣幹的,不是嗎?大概有不少人是這樣想的吧…





實體鍵盤與虛擬鍵盤…



目前在手機上的實體鍵盤與虛擬鍵盤最大的差別,因該還是在按鍵觸感與UI面積上。目前絕大部分的人依然習慣實體按鍵的觸感(因為目前的虛擬鍵盤一點觸感都沒有…),不過習慣這東西本來就是會依時間慢慢改變的,再加上觸控回饋技術目前也不是沒有,普及也是早晚的事。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UI面積,虛擬鍵盤會佔用到不少的螢幕面積,如BlackBerry等在機身正面配置QWERTY鍵盤的設計也有相同的問題,而滑蓋結構是目前解決此一問題的主流方法。





到底有多少時間要用到實體QWERTY鍵盤?



這點其實因該在第一隻全觸控式手機被設計出來時候就被仔細討論過了,不過當時的問題是「到底有多少時間要用到數字鍵盤?」。



以目前的發展來說,以觸控式介面為前提的手機,省略數字鍵盤換取更大面積的螢幕已經成為常識。不過實體QWERTY鍵盤的情形更複雜(簡單?),因為它原本就不是手機的必備裝置,實體QWERTY鍵盤存在的意義也僅限文字輸入,然後…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用途了…

「那為什麼要同時搭載有虛擬鍵盤的觸控式螢幕,以及功能與其重複的實體QWERTY鍵盤呢?」
目前除了「習慣」,我想不到其他原因。而習慣就是要去習慣才會習慣…





搭載實體QWERTY鍵盤的手機們…



目前最有名,搭載實體QWERTY鍵盤手機,因該是以郵件收發為主要賣點的BlackBerry。由於當時技術以及成本上限制,搭載實體QWERTY鍵盤是提高文字輸入效率最佳的解決方案。



而其他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狀況就比較曖昧,一方面高階智慧型手機通常強調商務與多媒體功能兼備,同時也造成產品定位曖昧不清(只有價格部份很清楚),只知道整台手機一整個強大,但是強大到沒有重點。而另一方面通常高階智慧型手機在成本上也容許,所以通常就這樣搭載了滑蓋式的實體QWERTY鍵盤。

 

而最高階的智慧型手機,例如WILLCOM D4之類的玩意,就別管它了…



而iPhone在初次登場時的定位就很清楚 —

「以搭載多點觸控式螢幕為最大賣點的手機」
在此一大前提下,走回頭路搭載傳統實體鍵盤,基本上就是拿石頭雜自己的腳…(不過Apple也不是沒砸過啦…)。再說目前iPhone仍然是以多媒體為主的手機,並不是一台拿來專打郵件的BlackBerry,當然也不是一款傳統上的「高階智慧型手機」。





要搭載滑蓋鍵盤,不如再滑一個觸控式螢幕出來。



如果說要iPhone要搭載實體滑蓋鍵盤(正面搭載鍵盤的機率因該是已經低到不行了…),其實搭載滑蓋式的第二個觸控螢幕因該會更有用。以同樣的面積,實體鍵盤除了文字輸入之外,基本上並沒有其他功能,而觸控螢幕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隨軟體改變輸入的形式。除了虛擬鍵盤之外,觸控板、遊戲控制器(虛擬的十字方向鍵+按鈕)等都可以以軟體程式化,甚至用作副螢幕顯示一些次要資料等…。



當然換個方向想,滑蓋內的螢幕只是單純的顯示用,操作還是以正面的觸控式螢幕為主,這也是個可行的方案(成本也比較低…),只是這時候兩個螢幕的大小比例可能就很微妙了…



就應用面來說,第二個觸控螢幕比搭載實體QWERTY鍵盤的用途要廣泛太多了,除了可能會跟任天堂的律師團打到死(逆轉裁判?XD)之外,目前看來這因該是個很不錯的發展方向。不過以成本面跟技術面來說,短期之內實現的機率不大就是了…



Apple的造型設計與散熱問題的惡性循環 — iMac篇。

iMac的超薄型設計與效能…



不過到了桌上型iMac,散熱的問題就比MacBook要嚴重多了。目前身為Mac桌上型主力消費機種的iMac,雖然在售價面上從US$1,199到US$2,199,但是在效能面上並沒有完全反應在實際價格的變化上…

##ReadMore##

這張圖表是拿現行的iMac與Mac Pro分別作Benchmark、價格 以及 Benchmark / 價格比值作比較。最明顯的就是最高階款的iMac在 Benchmark / 價格比值 上是最低的,當然這個計算方法並沒有考慮到諸如iMac價格內有包含螢幕,以及RAM、硬碟與顯示卡等問題。



不過事實上是,就算價格已經逼近Mac Pro的最高階款iMac,在效能上仍然與最低階款的Mac Pro有一段不小的差距(約33%)。這在消費者的採購決策上形成一段真空地帶,造成以效能為主要採購指標的用戶除了高價的Mac Pro之外,就只有相對來說C/P值不怎麼高的iMac可供選擇。



iMac C/P值低落的原因…



其實All-in-One的桌上型機種都有類似的問題,畢竟一體型的設計在設計製造上的成本就比傳統桌上型主機要來的高。不過iMac還有一個大問題,散熱。

iMac外型是以超薄主機為重點,在主要晶片(CPU、GPU)的採用上主要是受到TDP的限制,導致iMac一直無法達到主流桌機的效能,這也是iMac的 C/P值一直不高的原因。



由於TDP的限制,在晶片採購成本上就已經比傳統桌上型電腦要高了。再加上外型設計帶來的諸多散熱限制(藏的很好的散熱風口 = 不怎樣的散熱效能),導致目前Apple所使用的CPU大都是Intel的低TDP版或是NoteBook用版本,在效能上也跟不太上目前主流桌機的效 能,更別說一直很抱歉的GPU效能與售價了。



「傳說」會重新設計散熱系統的新iMac…



現在iMac的內部設計,無論在空間利用效率或是散熱效能上其實都有點糟,重新設計整個空間分配跟散熱系統因該會對整體散熱效能有所改善,進而放寬iMac對CPU的TDP限制,使iMac可以採用更高效能的CPU。



雖然目前謠傳iMac有可能採用Intel的新款65W TDP的四核心CPU,不過距離目前iMac 3.06GHz所使用的55W TDP的CPU仍然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最後是否採用的因素也許就決定在新的散熱設計也說不定…



(上篇)Apple的造型設計與散熱問題的惡性循環 — MacBook/Pro/Air篇。

Apple的造型設計與散熱問題的惡性循環 — MacBook/Pro/Air篇。



Apple在產品外觀設計上無疑是科技界最優秀的公司之一,無論是MacBook系列、桌上型的Mac mini與iMac,甚至是週邊配件Aluminum Keyboard或是Mighty Mouse(?)等,在外觀上都遵從Apple的極簡設計原則,可以說已經到了某種極端的境界。





不過好看的外型設計總是要犧牲很多其他東西的,目前以Mac系列產品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散熱上,而在今天散熱問題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效能。



MacBook / Pro / Air 的極簡底盤設計。





NoteBook的外型設計中,各家廠商最不想拿出來比的因該就是底部的設計了。通常在底部會有RAM擴充窗口、散熱風口、電池等與主機板Layout相關的部件,當然通常還附帶一堆螺絲孔。



不過通常沒幾個消費者會去講究這部份,廠商通常也不會在官方宣傳照上擺上一張底部設計的照片,所以在產品設計階段自然也不會去講究這部份。



大部分的廠商,通常就是依照主機板設計來配置這些部件的位置,當然出來的底盤基本上不會好看到哪裡去。少數比較講究的公司(例如 SONY)可能會特別為此更動主機板設計,想辦法把散熱風口排的比較好看, 或是盡量減少外殼線條等。



最龜毛的公司,底盤設計簡單到連一條縫都沒有,那家公司就叫Apple。



MacBook/Pro/Air的散熱問題… 



MacBook的設計把散熱孔集中暗藏在螢幕轉軸部份,硬碟與RAM擴充窗口也藏在電池艙內側,除了四角的座墊跟少數幾顆小螺絲之外,基本上什麼東西都沒有。當然,這樣的設計多少會影響到MacBook系列的製造成本與散熱效能。



加上目前MacBook系列除了轉軸部份的散熱孔之外,在底部或機身側面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散熱孔存在,因此過熱一直是MacBook系列在使用上最大的問題。



不過現階段其實還勉強在可接受的範圍,畢竟就效能上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雖然可能會比較熱,不過採用鋁合金外殼這點多少也有點幫助。加上從Intel Mac開始,MacBook就改而採用整體熱量較低的整合型晶片組,到目前全系列採用NVIDIA 9400M的整合型單晶片架構,整體熱量已經比PowerPC時代要低上不少了。雖說如此,散熱問題依然還是存在…



(下篇)Apple的造型設計與散熱問題的惡性循環 — iMac篇

Scharping | 在聽音樂CD時降低Mac光碟機噪音的軟體。

AQUARIUS-software | Freeware

Scharping是一個在Mac OS X背景執行的小工具,在音樂CD(Audio-CD)放入Mac的光碟機時,程式會自動跳出半透明視窗讓使用者決定光碟機轉速,藉以降低光碟機的噪音。此程式僅適用以iTunes作為音樂CD播放軟體的狀況。











Download Scharping

iPhone 2.x Fireware中已出現下一代iPhone型號?!

Next Generation iPhone Model Revealed in Firmware

from MacRumors

MacRumors目前在iPhone 2.x Fireware的USBDeviceConfiguration.plist中,發現以下的代碼…



##ReadMore##
其中出現目前Apple並未使用的型號「iPhone 2,1」,而目前Apple所使用的型號如下…

  • iPhone 1,1 = iPhone

  • iPhone 1,2 = iPhone 3G

  • iPod 1,1 = iPod touch

  • iPod 2,1 = 第二代 iPod touch

此外,至少有一位以上的軟體開發者在PinchMedia的服務資料上出現「iPhone 2.1」…



目前謠傳下一代iPhone可能搭載多核心CPU,以及搭載來自Apple持股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技術的多核心GPU。至於發表時間目前普遍預估為六月左右。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Analogue | 在螢幕右上方顯示「アナログ」字樣的小軟體。



cockscomblog | Freeware

在螢幕右上方顯示「アナログ」字樣的小軟體。



##ReadMore##


Download Analogue

Apple仍未決定是否在新iMac上搭載四核心處理器?

Analyst: New iMacs could be around the corner

from CNET.com

根據CNET的消息,目前Apple仍在考慮是否在新iMac上採用四核心CPU。Kaufman Brothers的分析師Shaw Wu,針對新iMac做出的分析有:

##ReadMore##
  • Apple仍在考慮是否在新iMac上採用四核心CPU。

  • 新iMac可能會針對散熱系統重新設計,以應付高效能CPU帶來的熱量。

  • 新iMac的發表時間可能會配合新一代的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關於雙核心與四核心CPU的問題,雖然目前市場的確是往多核心的方向前進,不過在目前大部分軟體還沒有對多核心處理器作最佳化之前,較高時脈的雙核心CPU與四核心CPU相比,在整體效能上差距可能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



加上如果新iMac開始搭載四核心CPU的話,有可能直接衝擊到目前唯一搭載四核心CPU的Mac Pro市場,這也有可能是造成Apple遲遲無法決定是否搭載四核心CPU的原因。



而散熱問題,更是iMac搭載高效能處理器的一大障礙。自從iMac開始朝向薄型化設計開始,散熱問題就成為iMac效能提昇最大的障礙。雖然重新設計散熱系統也許會有幫助,不過外型設計不改變的話,重新設計能提昇的散熱效能因該也是很有限。



目前新款iMac預估在二月到六月間,有可能會配合下一代的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同時發表。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Yep | 介面與iTunes類似的PDF檔案管理程式。

Ironic Software | Freeware

介面類似iTunes或iPhoto的PDF檔案管理程式,可對PDF檔建立標籤(Tags)以便分類搜尋。另有從掃描檔建立PDF文書檔的功能。



















Download Yep

iPhone Software 2.2.1

Apple releases iPhone Software v2.2.1

from AppleInsider

Apple發表了新版iPhone Software軟體,提昇了穩定性與軟體效能。詳細更新如下…

##ReadMore## 

For iPhone

  • 提昇Safari的整體穩定性。

  • 修正從Mail儲存影像檔時無法在Camara Roll中顯示的問題。



For iPod Touch

  • 前述For iPhone的所有修正。

  • 修正在播放音樂時會自動跳過某些Apple Lossless檔案的問題。

iDVD 7.0.3

iDVD 7.0.3

from Apple

「iDVD 7.0.3」更新增進了整體穩定性與解決一些其他小問題。

##ReadMore## 

❏Download iDVD 7.0.3

iLife Media Browser Update

iLife Media Browser Update

from Apple

「iLife Media Browser Update」增進了整體的穩定性,並解決了一些已知的問題。此更新推薦所有使用Aperture、iLife '08、iWork '08 與 MacOS X 10.5.6 Leopard使用。

##ReadMore##

Download iLife Media Browser Update

NVIDIA Graphics Update 2009

NVIDIA Graphics Update 2009

from Apple

「NVIDIA Graphics Update 2009 」更新改善了搭載Mini DisplayPort的各機種,包含MacBook Air、MacBook 與 MacBook Pro 在以Dual-Link DVI adapter 連接螢幕時的游標動作情形。同時也增進NVIDIA GeForce 7300 GT 與 GeForce 9600M 在播放HD影片的系統效能。







Download NVIDIA Graphics Update 2009

iLife '09 正式出貨。

iLife ’09 Shipping January 27

from Apple

據Apple官方發表,於Macworld 2009上發表的「iLife '09」,已於美國時間1月27日正式出貨,日本正式出貨時間為1月28日。售價為US$79。iLife '09、iWork '09 與 MacOS X 10.5.6 Leopard 的套裝版「Mac Box Set」也同時發售,售價為US$169。

##ReadMore##
另外,GrageBand '09 所使用的Artist Lesson會經由GarageBand Lesson Store販售,售價為US$4.99。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iPhone新電視廣告「Read」。

Apple發表了新的iPhone廣告「Read」。其中廣告內介紹的三個軟體分別為…

##ReadMore##
  • yelp (尋找最近的酒吧、咖啡廳或餐廳)


  • OsiriX (瀏覽CT或MRI檔案的醫療軟體)


  • Classics (電子書軟體)


Apple

NEW YEAR 2009 ! Nomoon Agency

NEW YEAR 2009 !

from Nomoon’s Blog

由法國設計工作室Nomoon製作的2009年紀念宣傳短片。

##ReadMore## 

iDefrag | Mac OS X用的磁碟重整與最佳化工具。

Coriolis Systems | US$29.95

Mac OS X用的磁碟重整工具,能消除檔案與磁碟碎裂的情形,並對磁碟最佳化,以增進系統安定性與效能。







Download iDefrag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Mac OS X 系統維護(五)— 磁碟碎裂與磁碟重組。

對Mac OS X的普遍認知之一是 — Mac OS X並不需要作磁碟重組。 的確,Mac OS X 會自動對20MB以下的檔案進行「Defragmentation(碎片消除)」的動作。不過整個運作方法與一般Windows上所認知的「磁碟重組」還是不太一樣的…





「File fragmentation(檔案碎裂)」與「Drive fragmentation(磁碟碎裂)」的不同。



在此以檔案A、B、C、D 與無資料的磁碟空間「_」為例… 這是同時發生「檔案碎裂」與「磁碟碎裂」的資料分佈情形…

AA__BBA__CCCCCB__DDDAA_


這是沒有「檔案碎裂」(即屬於相同檔案的資料區塊完全連續),但是發生「磁碟碎裂」(即無資料的磁碟空間不相連)的狀況。

AAAAA__BB__CCCCC__DDD_


這是沒有「檔案碎裂」,也沒有「磁碟碎裂」的狀況,一般就Windows的「磁碟重整」認知,基本上就是讓磁碟達到這種狀態…

AAAAABBBCCCCCDDD__________




Mac OS X 會自動對檔案進行「File defragmentation」來消除檔案碎裂,但是不會作任何的「Drive defragmentation」來整理無資料的磁碟空間。


無資料的磁碟空間通常會被Mac OS X 系統自動作為虛擬記憶體(virtual memory)使用,特別是在主記憶體(RAM)不足的情況之下,系統會頻繁地對硬碟進行讀寫的動作。此時「磁碟碎裂」程度越大,即代表虛擬記憶體的讀寫效能越低,進而拖慢整體系統的效能。



 當然,在硬碟空間沒有被大量使用的狀態,無資料的磁碟空間大致上還是呈連續狀態的。不過隨著檔案越來越多,硬碟空間越來越少,磁碟碎裂的狀態也會越來越嚴重。



 Apple官方的建議是保留一定的硬碟空間(一般說法是大約10%~20%之間)。不過就算如此,磁碟碎裂的情形依然會隨著使用時間而越來越嚴重。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之下,「磁碟重整(Drive defragmentation)」對Mac OS X 來說還是必要的。





  Apple官方建議需要磁碟重整時的狀況:






  • 磁碟空間幾乎已滿

  • 經常更改或新增大型檔案(例如影片剪輯、錄音等)

不過一般使用者也可以定期作磁碟重整,以增進Mac OS X 整體系統效能。 Mac OS X 的磁碟重整工具,目前建議的軟體依然是「iDefrag」。









OS X Mainten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Apple Support HT1375 : About disk optimization with Mac OS X 

Does Mac OS X need a disk defragmenter/optimizer? 

Coriolis Systems :: Products :: iDefrag

fruux | 在多台Mac間同步Addressbook、iCal與Safari書籤的系統面板工具。

fruux | Freeware

在多台Mac間同步Addressbook、iCal與Safari書籤的系統面板工具。功能類似MobileMe的同步功能,不過不需要MobileMe帳號。











Download fruux

1984,初代Apple Macintosh發表。

為了慶祝一下Macintosh 25週年,來回憶一下1984年1月24日,在Flint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發表初代Macintosh時的盛況(以前的人真的比現在要來的激情多了…)。

##ReadMore##
順便附上N萬年前的Macintosh廣告…



當然,經典的「1984」廣告也是免不了…

Deep | 可自動分析色彩的圖片管理、搜尋工具。

Ironic Software | US$34

Mac OS X用圖片管理工具,可自動分析色彩、圖片尺寸與比例,或是自行以Tag註記來管理,搜尋圖片。











Download Deep

Macintosh 25th.

今天(1/24/09)是Macintosh誕生25週年,各大媒體都紛紛為了這25週年紀念發表了一堆紀念性的文章,包含…

##ReadMore## 

不過這25週年紀念可以說是就這樣悄悄地過去了,沒有紀念機…Orz

Tagit | 免費的檔案Tag註記工具。

Ironic Software | Freeware

以開放原始碼計畫「OpenMeta」為基礎的免費檔案標籤(Tag)註記工具。以Tagit註記的檔案可用Spotlight搜尋Tag。



##ReadMore##







開啟「Tagit」時,桌面右方會出現浮動標籤,將檔案拖到浮動標籤上便可打開Tag視窗對檔案進行註記。



p.s 剛推出的時候這程式叫「Tagger」,不過沒過幾天就改名成「Tagit」 了…Orz



Download Tagger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Imm Living 的四眼田雞USB隨身碟。

four eyes

from Imm Living Inc.

「four eyes」是一副長得像眼鏡…但是不是眼鏡,又是一個USB隨身碟產品(要說這年頭造型最多變的,大概就是USB隨身碟了…)。如果想找個看起來不像隨身碟、掛在脖子上又不會太蠢的玩意的話,這東東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ReadMore## 

「four eyes」的大小為 152mm x 33mm x 2mm ,容量為 2GB ,PVC製,售價為US$29。





Imm Living

難得一見的Apple設計工作室內部與 Jony Ive。

Inside Apple

from Objectified

紀錄片導演Gary Hustwit日前為了新片「Objectified」採訪了Jony Ive,這位以iMac、Aluminum PowerBook G4、MacBook Unibody、iPod 與 iPhone 等產品而知名的工業設計家。因此進入了一般難以見到的Apple設計室內部。

##ReadMore##
「Objectified」是關於工業設計的一部紀錄片,內容敘述工業設計家與全球知名產品的設計概念與思想,以及其對全球的影響。



「Objectified」預定在2009年3月的SXSW Film( March 13-21, 2009)上正式公開,以下為目前官網所公開的預告片…





另外,Gary Hustwit上一部所執導的「Helvetica」,為一部與字體以及平面設計相關的紀錄片,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找來看看。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Tagr | 編輯整理MP3曲目資料的Mac OS X工具。

Harald Schubert  | Freeware

編輯整理MP3的曲名、專輯名稱、作者、封面等資料的工具。可依順序自動編成曲目編號,並自動重新命名檔案。











Download Tagr

新舊款MacBook Air(Early 2008 & Late 2008)的效能測試與比較。

グラフィック性能が向上! これが新MacBook Airの実力だ

from ASCII.jp



ASCII.jp針對新舊款MacBook Air做了效能分析與比較。最明顯的就是顯示晶片從Intel GMA X3100變更為NVIDIA GeForce 9400M,造成圖形處理效能大幅提昇。



此外,SSD也從舊款採用PATA介面的SAMSUNG MCCOE64GEMPP變更為SATA介面的MMCQE28G8MUP-0VA,讀寫速度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測試使用機種為:



  • MacBook Air (Late 2008) 1.86GHz


  • MacBook Air 1.8GHz

  • MacBook (Aluminum,Late 2008) 2.4GHz

  • MacBook (White,Late 2008) 2.1GHz






以QuickTime 7.5進行H.264編碼與Photoshop CS3動作的效能測試,因為這部份都是與CPU比較有關,所以新舊款MacBook Air的差距並不大。













FPS遊戲Doom 3 的FPS與CINEBENCH R10測試,由於GPU從Intel GMA X3100變更為NVIDIA GeForce 9400M,效能比起舊款有顯著的提昇。









以單檔1GB大小、與6538個檔案合計1GB的資料夾分別進行檔案複製的速度測試,新款MacBook Air由於採用新型SATA介面的SSD,讀寫效能比舊款快了約一倍以上。









充滿電池之後以DVD連續播放至電池耗盡,自動進入休眠狀態來測試電池驅動時間。新款MacBook Air比舊款少了約20分鐘的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