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文章是由多個來源翻譯,並按照合理的時間順序排列整理,因此整個故事可能還有所遺漏,請讀者自行斟酌判斷。
Bungie成立於1991年,並在整個90年代為Mac平台提供遊戲,從Marathon trilogy 到Oni。工作室主要在芝加哥,同時,這間工作室當時正在製作一款相對還不太引人注意的Mac/Windows平台FPS遊戲,這個遊戲的名稱為「Halo」。
「Halo」第一次公開發表是在1999年Macworld Expo,由當時Apple的臨時CEO,Steve Jobs在Keynote中介紹,最初預定在2000年前半年正式發行。
Bungie的財務問題
大約在同一時期,亞洲版的Myth II 被發現有可能導致玩家的硬碟整個被清空的軟體瑕疵。最後,他們在正式出貨前進行了大規模的回收。這讓Bungie花費了近100萬美金,同時也導致了一些財務上的問題。
Bungie:「有興趣買下我們嗎?」
根據Tuncer Deniz,Bungie的前專案負責人,當時工作室的老闆曾經向Apple詢問「是否有興趣買下我們。」
Apple的全球產品行銷資深副總裁 ─ Phil Schiller與Steve Jobs曾經開會討論是否要收購Bungie。
「Schiller詢問Steve,但是Steve說不。」
Microsoft的Xbox計畫
在向Apple詢問收購的可能性時,Bungie也同時在尋找其他買家。
「有一天,我接到Peter(Peter Tamte,Bungie的共同創辦人)的電話,他告訴我Bungie的財務狀況有點吃緊,他正在想辦法出售公司。」
Microsoft前遊戲發行部門副總裁,同時也是微軟收購 Rare 與 Bungie 的中心人物,Ed Fries如此敘述:
「他告訴我另一家公司很感興趣,並詢問我們(Microsoft)是否也感訓興趣此事。」
「那是在我四處拼命,在兩年內尋找配合Xbox正式發佈時同時上市的遊戲的時期。當時Bungie四處展示Halo的遊戲概念與預告片,它看起來相當酷。」
Fries接著補充:「當時Bungie詢問我們是否能收購Bungie時,他們正在經歷財務上的困難。」
在微軟準備報價時,遊戲出版商Take-Two已經擁有三分之一的Bungie。
「我們的協議是很複雜的,因為Take-Two有三分之一的Bungie。所以我們的作法是將公司整個拆開,我們拿到了所有的人跟Halo,Take-Two則拿去了其他的部份,包含之前開發的所有遊戲。我們也同意停止為Take-Two開發的遊戲「Oni」,當時這款遊戲正由加州的Bungie分部負責開發。」
憤怒的Jobs
回到Apple,在Schiller詢問Jobs是否Apple要收購Bungie的一星期後,Steve終於同意收購Bungie。
Schiller打電話話Bungie,但是Bungie當時已經與Microsoft簽訂了正式合約。
Microsoft於2000年收購了這間工作室,收購的金額據信約為3,000萬美金。
「當我們宣布收購Bungie的時候,Steve Jobs立刻打了電話過來。」Fries敘述。
「他對Ballmer(微軟CEO)非常憤怒,並且非常生氣地打電話給他。因為我們剛剛收購了Mac平台的主要遊戲開發商,並讓它成為Xbox的遊戲開發公司。」
「所以,在收購當天,我收到了一封來自Steve Ballmer的信,要我打電話給Steve Jobs,並讓他對這整件事冷靜下來。」
「總之,我們與Apple建立了協議,協助Peter Tamte建立公司來將一些Windows平台的遊戲移植到Mac上,我還必須到Mac開發者會議(MWNY 2000)上台去談論這個全新的合作關係。那是一段相當詭異的時期。」
雖然在MWNY會後曾經傳出消息,Mac版的Halo將與Xbox版同步推出,不過最終Mac版Halo還是從原訂的2000年初延遲到了2003年才發售。
via develop and Bungie(Wiki) and macstories and Apple - eNews - Mac Gamimg Titles Proliferate and Ex Bungie dev/ Apple got close to buying us | Game Development | News by Develo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