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對岸的超級戰文「果粉为什么愤怒」。

最近對岸似乎有一篇文章非常(?)熱門,是由@wangpei寫的「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文章內容就如同篇名,至於會熱門的理由並不是這篇文章好到人人傳頌,而是因為另一篇@ibuick的文章「评 @wangpei 先生的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2.0″」。


該篇文章內容也是如篇名,不過語氣其實有點生猛,老實說個人覺得部分文字已經不是單純在評論文章或是討論文章內介紹的軟體了……此外,兩篇文章在網頁上的回應也相當「有趣」。


而後來@wangpei又針對這一整個事件(?)寫了一篇「果粉为什么愤怒」。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在寫中國的「果粉」現象,當然其實不只是中國,台灣、世界各地其實都或多或少有這類的狀況,而文章中的某些論點其實也正切中問題的核心。


不過這篇文章又有種「一竿子打翻整條船」的感覺。大概是「果粉」這詞現在太過濫用,好像只要是Apple產品的使用者就會自動被人貼上這標籤。


總之,又是一篇可以戰的文。


而之後@ibuick又寫了一篇「评 @wangpei 先生的 “果粉为什么愤怒”」,似乎一整個沒完沒了?


當然對岸的戰文有時候非常有趣,我個人其實也是有點抱著隔山觀虎鬥的心態(XD)在看。不過「果粉为什么愤怒」這篇文章的確是不錯,有時候我也會撫心自問,自我檢查一下我是不是也有這種症狀出現。



我想這就有點像偶像剛出道還沒紅的時後就成立的後援會,在偶像突然暴紅後被隨後成立的後援會幹掉的狀況差不多。


比較資深的後援會成員,總是會認為在尚未走紅時就開始支持偶像的自己才是最了解偶像魅力的人,而後進的一堆粉絲只是跟著潮流走而已,他們並不了解這位偶像的本質。現在想想,這也許也是我開始寫誕生系列文的原因之一?


不過,偶像粉絲終究會變多(要不然就會人間蒸發了……),品牌使用者也一樣。當然對某些超高端的品牌也許不是如此,但是畢竟演藝事業走的是一般消費級市場,而3C產品也是,Apple當然也一樣。


在使用者變多之後,自然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出現,而這些使用者並不見得會符合品牌的既定印象。這很正常,現在越來越多非「果粉」的消費者購買Mac、iPhone或是iPad等商品。也時常會有看似與Apple的感覺完全不搭的人在Apple Store購物,就連和尚也是會進門買iPod與Mac Pro的,別懷疑。


而與這些佔絕大多數的消費者相比,比較資深的用戶真的就比較了解這個品牌,而顯得更高階嗎?更重要的,了解了又有何意義?所有的公司歷史、研發過程或是品牌故事在實際使用上並沒有任何的必要性,純粹只是讓使用者自我感覺比較良好而已。


而就使用經驗來說,使用時間越長的人就真的能夠指導、規範入門者使用的習慣,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使用者嗎?電子產品本身就是很複雜的東西,伴隨著每個人的使用環境、用途,一定會有不同的使用習慣與方式出現。單單只憑藉著自身的經驗,而主觀地斷定「這種方法一定比較好」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我認為比較合宜的態度因該是「我的方法是如此,不過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因為這是事實,就算請一千位使用者來寫個「Mac新機必裝軟體指南」,大概也會寫出一千份完全不一樣的軟體清單來。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絕對都不一樣,選擇軟體的考量也不同,也是有人是看軟體圖示在挑軟體的啊~


無論是Mac、iPhone、iPad都只是工具,買來用了就是。至於怎麼用,端看個人喜好。有些使用者買MacBook來灌Windows、用普通PC來安裝黑金塔版Mac OS X、用91手機助手來同步iPhone、用資料夾來手動管理MP3……雖然有些方法的確看似沒啥效率或是牽扯到盜版問題之類的鳥事,不過那又如何?愛怎麼用是個人的事,Apple不是啥有特定嚴格教規的宗教,也沒有異端審問局這類的組織架構,產品怎個用因該輪不到任何人管吧?


最後,就最實際的市佔率數字來說,Apple的使用者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身穿運動服,揮舞著大鐵鎚的金髮美女。而是直直坐在大螢幕前,一身灰布衣的一群光頭仔。


Apple的使用者已經不是那特殊的「Think Different」的一群,他們就只是一般大眾,再普通也不過的消費者。而所謂的「果粉」也不過就是這普通消費者的其中的一員,這就是現實,以上。


(寫一寫我自己也覺得有點腦殘了,如果以上文章狗屁不通,麻煩自行腦內消除,當做沒看過吧?XD)

9 則留言:

  1. 避輕就重,有誤導嫌疑哦。
    順序是
    @wangpei :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2.0
    @iBuick : 评 @wangpei 先生的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2.0″
    @wangpei :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3.0 為第一篇的修改版本。
    @iBuick : Mac OS X 新手训练营之-软件篇 beta review 1 本篇參加價值遠勝於@wangpei提供的。
    @wangpei : 果粉为什么愤怒
    @iBuick : 评 @wangpei 先生的 “果粉为什么愤怒”
    後續不想累述

    麻煩博主好好想想吧,看看實際順序,就可以明白到底是什麼了。

    回覆刪除
  2. 嗯~我也是知道有這幾篇文章啦,當然我也不懷疑iBuick寫的軟體介紹的價值。只是本文重點其實是在「果粉为什么愤怒」這篇,至於@wangpei與@iBuick兩邊引發的筆戰…老實說並不是我的重點。

    不過我的確是忘了寫上「@iBuick : Mac OS X 新手训练营之-软件篇 beta review 1」就是~

    回覆刪除
  3. 我是@ibuick

    朋友你果然沒有注意到我發文攻擊 @wangpei 先生得原意。他的問題不只是推廣了一堆不靠譜的軟體那麼簡單,而是對於盜版軟件的大力鼓吹宣傳,他本人在中文推特界有一定名氣,這種言論很容易誤導一些Mac的新人,而且,大陸這邊,很少有人用VUZE這個不穩定性能差的東西了,10台Mac都不一定能找到一台裝了VUZE。

    我對wangpei先生的理解就是,用著 Hachintosh,用著盜版軟體,不僅毫無羞愧之意,反而洋洋得意。

    回覆刪除
  4. 我在第二篇反駁文章中也說過,人總是有一些喜好的,只不過,喜好的東西不同而已。我喜歡Mac,至於怎麼喜歡是我自己的自由。wangpei先生喜歡貓,如果我發博文一篇說各類吃貓虐貓的事情,不知道wangpei先生到那時會作何反應。將心比心,差不多就可以了,凡是做過頭了,必誤了自己。

    回覆刪除
  5. 嗯…其實我是有注意到這事,iSerial Box這部份真的是有點誇張,至少我目前真的還沒看過除@wangpei之外的人寫文提及。不過當時我並不覺得是重點,直到了解到@wangpei的影響力可以大到文章被一堆入口網站轉載……Orz。就影響力觀點來看,iSerial Box的部分在此似乎真的有必要被放大檢視。

    在「评 @wangpei 先生的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2.0″」一文上,要說我沒注意到作者的原意,這其實也沒錯,因為我將焦點放到相對過激的言論上,而不是技術面與盜版的問題。當然並不是說原文失焦,不過如果單純讓文章只針對iSerial Box的問題來做討論,而暫時忽略其他問題的話,我想因該能更精確地反應出@wangpei不適切的介紹,來引發網友更切中問題核心的討論吧?當然這只是我馬後砲的建議而已。

    而在看過「果粉为什么愤怒」一文,同樣也是因為相對過激的言論,讓我將我的這篇文章的重心放在「果粉」議題上,而先省略了許多其他要素。這也許是寫作操作上的不同吧?要說是誤導,其實也是有這種效果在啦。

    但是,在一篇軟體介紹文中提及Mac平台盜版聖杯工具,的確是很糟糕的一件事(特別是考慮到作者影響力與公開性)。關於這方面我也不知道要怎樣處理,不過這問題N萬年前一定有過討論,只是目前似乎很多使用者以使用正版軟體自豪,讓這個陰暗面的東西似乎又更陰暗了?

    至於Hachintosh嘛?目前似乎在法律上還是有一堆曖昧的問題,而更多的部份是比較偏情感上的,我個人倒是還沒那麼在意啦…XD

    回覆刪除
  6. 多謝 kouko 兄的回覆。

    作為第三方的您來說,您的博文甚為中肯,再次感謝您對這件事情的關注。

    有機會要交流下。:)

    回覆刪除
  7. Hackintosh就是不合法,所以沒有什麼曖昧之說。
    但是這世界不合法的事情很多,所以其實沒有人拘泥於此事說話,但是作為名人高調宣稱自己的不合法行為,其是該名人之前還就盜版書義正嚴詞,而在只用盜版軟體方面又含糊不清,這才是讓人感到遺憾和沮喪的吧。

    回覆刪除
  8. 忍不住留言
    怎麼 wangpei 失焦, kouko 兄也跟著失焦,某些人有憤怒,也是因為盜版吧 ? 對盜版憤怒跟果粉有何關,看不太懂...

    回覆刪除
  9. 因為兩篇文章的重點不同。

    「评 @wangpei 先生的 “买到新苹果该装什么软件V2.0″」 <<這篇的作者的焦點在提倡盜版行為的問題。

    「果粉为什么愤怒」 <<這篇的作者的焦點在「果粉」的現象與行為。

    而我這篇文章主要是討論「果粉」的問題,當然在文章前段提及了「果粉为什么愤怒」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只是不是寫的很清楚,畢竟不是我想講的重點XD。

    大概是這樣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