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了桌上型iMac,散熱的問題就比MacBook要嚴重多了。目前身為Mac桌上型主力消費機種的iMac,雖然在售價面上從US$1,199到US$2,199,但是在效能面上並沒有完全反應在實際價格的變化上…
##ReadMore##
這張圖表是拿現行的iMac與Mac Pro分別作Benchmark、價格 以及 Benchmark / 價格比值作比較。最明顯的就是最高階款的iMac在 Benchmark / 價格比值 上是最低的,當然這個計算方法並沒有考慮到諸如iMac價格內有包含螢幕,以及RAM、硬碟與顯示卡等問題。
不過事實上是,就算價格已經逼近Mac Pro的最高階款iMac,在效能上仍然與最低階款的Mac Pro有一段不小的差距(約33%)。這在消費者的採購決策上形成一段真空地帶,造成以效能為主要採購指標的用戶除了高價的Mac Pro之外,就只有相對來說C/P值不怎麼高的iMac可供選擇。
iMac C/P值低落的原因…
其實All-in-One的桌上型機種都有類似的問題,畢竟一體型的設計在設計製造上的成本就比傳統桌上型主機要來的高。不過iMac還有一個大問題,散熱。
iMac外型是以超薄主機為重點,在主要晶片(CPU、GPU)的採用上主要是受到TDP的限制,導致iMac一直無法達到主流桌機的效能,這也是iMac的 C/P值一直不高的原因。
由於TDP的限制,在晶片採購成本上就已經比傳統桌上型電腦要高了。再加上外型設計帶來的諸多散熱限制(藏的很好的散熱風口 = 不怎樣的散熱效能),導致目前Apple所使用的CPU大都是Intel的低TDP版或是NoteBook用版本,在效能上也跟不太上目前主流桌機的效 能,更別說一直很抱歉的GPU效能與售價了。
「傳說」會重新設計散熱系統的新iMac…

雖然目前謠傳iMac有可能採用Intel的新款65W TDP的四核心CPU,不過距離目前iMac 3.06GHz所使用的55W TDP的CPU仍然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最後是否採用的因素也許就決定在新的散熱設計也說不定…
❏ (上篇)Apple的造型設計與散熱問題的惡性循環 — MacBook/Pro/Air篇。
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 iMac 一直使用 PowerPC 的架構來設計有關,而換了 Intel 之後還是沒有變,所以熱量就一直高了起來!
回覆刪除其實換了Intel架構之後,iMac的內部設計已經比PowerPC版的iMac G5要精簡許多(主機板面積大量減少)。不過在散熱系統部份大致上還是相同的概念,所以就算是內部空間變多,不過多出來的空間也沒有實際用在散熱上…
回覆刪除